现代版讨好型人格

总是讨好眼前的人,是忽略了自我需求和长期目标的表现,深层次是恐惧,不是对眼前人的恐惧,而是对未知的恐惧。

  • 想通过讨好避免被人攻击,是一种短视,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;
  • 想通过讨好获得他人认可,是一种幻觉,是对自我责任的逃避;
  • 想通过讨好获得他人尊重,更是完全不可能的。

只想讨好,就是只想活着,是非常低价值的生存方式,并且永远无法提供高价值,就是主动放弃了自我成长和长期利益。

真正的责任

讨好型人格,是想用小恩小惠,逃避真正的责任。

责任意味着利益,也连带着风险。讨好别人的第一大目的就是规避风险,与人冲突的风险,与人争夺的风险,还是恐惧的表现。

恐惧大于需求,尽量避免所有风险,是适应生存困难时期的好策略,但显然在社会安全有一定保障,社会大发展时期,更好的策略是把利益放在风险之上。

现在人的生存是容易的,不会存在吃不上饭的情况,如果保证了自己的底线:有饭吃有地方睡觉不当场死亡,其他的风险相对于收益,都不应该是首先考虑的东西。所以负责在这个时代,首先应该是取得利益上。

所以在这个时代,送上讨好的小恩小惠,逃避了自己的责任的同时,也主动放弃了责任能带来的利益,讨好型人格从头就是亏的,亏疯了。

负责任的讨好

做到负责任的讨好,就是用责任换回更多的利益。这也是商家们在追求的东西:人人都讨厌被卖,因为人人都要延误风险;但人人都喜欢买,因为人人都有需求。

能为他人提供价值就能活着,主动提供价值才可能有更好的活着。风险和利益相比,优先级应该降低,普通人的风险意识越强,越容易陷入自我的认知危机。因为用「不敢做自己」规避了小风险的同时,丧失了巨量的利益。

我们花钱,我们做事,都需要都当作投资,在保证底线风险的前提下,去换取对自己来说价值更高的东西,去换取对自我成长更有力的东西,去换取对能带来长期收益的东西。

心口手不一

要么不讨好,讨好就一定要带有明确的目的,并且越主动的讨好,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一切。

人们嘴上说讨厌目的性强的行为,但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,每个人都会在讨好前出现幻觉。人的大脑是容易出现幻觉的,关于自己、关于他人、关于现实,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的幻觉,之后大脑再找借口安慰自己。

这种心口手不一,有时会为自己带来很小的利益,但更多情况下,不仅丧失了自我,还丧失了更多的利益。

人就是这样活了一代又一代,嘴上说看不起利益,心里盘算的都是利益,手上都在争夺利益,人类的一切真实行为,都围绕着利益。

资本主义的自由和利益直接挂钩,如果没有个人自由的多样化,也就没有那么多不同纬度的消费者,也就无法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,钱流动不起来,资本就无法获利。

自由被资本主义搞臭,钱换来的自由是三级自由:

  • 最高级的自由,是主动创造的过程,这个通过消费无法得到;
  • 第二级的自由是自在的感觉,这也是消费无法得到的;
  • 三级自由才是用钱可以换来一切的所谓财富自由,「三级」这个词透着没有人格,很多人因为要得到这一层,陷入了困境;很多人因为沉迷于这一层,而无法前行。

总结一下,我们都会讨好别人,但更高价值的讨好是用主动创造的东西提供高价值,而不是用小恩小惠去规避风险。

只有这样,才是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,实现个人的自由。